中國人民警察大學智慧警務學院于2020年3月成立,主要承擔公安情報學、網絡安全與執法、數據警務技術領域3個學科專業的建設和人才培養任務,并承擔數學類、信息技術類通識課程的教學科研任務,以及現代警務技術公安部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管理任務。學院設有綜合辦公室、5個教研室、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建有2個校級非實體科研機構,1個校級創新團隊。下設16個學生中隊,在校生總數2485人,其中,公安情報學591人,網絡安全與執法775人,數據警務技術1119人;教職工105人,其中,專任教師78人,管理干部27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9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29人。
加強黨的領導,全面推進“一融雙高”
智慧警務學院黨委毫不動搖地堅持“公安姓黨”“警大姓黨”的政治屬性,切實把黨的絕對領導貫穿到辦學治院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全過程,全面推進“一融雙高”,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學院連續2年被評為先進單位,3個單位獲評公安部直屬機關先進青年集體、巾幗文明崗、河北省省級先進班集體;1個黨支部獲評公安部直屬機關“四強”黨支部,7個黨支部獲評校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強”黨支部;學院黨委及數據科學教研室、公安情報教研室黨支部分別獲評校級首批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和高?!半p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培育創建單位。1人獲評中央和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1人獲評中央和國家機關“四好”黨員,當選中國共產黨公安部直屬機關第十七次黨代會代表,10人獲評校級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2門課程獲評省級思政示范課,3個團隊獲評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團隊,3名教師獲得河北省課程思政教學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數學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評選特等獎、三等獎。
文理交叉融合,打造特色一流專業
智慧警務學院秉承文理交叉融合的理念,突出情報引領、數據支撐、網安保障,強化教學融合、科研融合、課題融合。在專業團隊建設、卓越警務人才培養方向論證、課程設置、科研課題研究、實踐教學基地共享、畢業論文指導、學科競賽團隊組建等方面,充分利用學院學科專業的一致性關聯性,實現學科專業縱向牽引支撐、橫向交叉融合,打造數據警務技術專業、網絡安全與執法專業新工科、公安情報學專業新文科。數據警務技術專業為學校首批特色一流專業建設點,網絡安全與執法、公安情報學專業分別獲批新工科、新文科改革試點。三個專業以服務公安實戰為導向,以“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抓手,圍繞“情指行”一體化警務運行機制,以專業融合為特色開展人才培養。
47門課程獲評校級以上金課,其中2門課程獲評校級金課示范課。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方法改革,15個項目獲批省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在線課程與資源共享,在學?!皩W在警大”教學平臺建成一門“物聯網技術”開放優質課程資源,在全國公安民警網絡學院建成一門“公安情報學”在線課程資源,建成虛擬仿真訓練平臺,具備項目一站式托管、在線教學、自主學習等功能。
名師示范引領,孵化卓越教學團隊
智慧警務學院堅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7人次榮獲省部級以上殊榮,其中河北省教學名師1人、河北省師德標兵2人、全國公安優秀教師1人、部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公安成績突出教師1人、部直屬機關巾幗建功先進個人1人。2名教授享受公安部部級津貼。青年教師唐超、魏晨連續兩年分別獲得教育教學創新大賽國家級一等獎,唐超、趙麗娟、魏晨獲得教育教學創新大賽河北省特等獎。唐超教授被評為校級教學名師。以此為契機,學院構建起以校級教學名師為核心的教學團隊,形成名師培養梯隊,為特色化師資隊伍培養注入了強勁的動力。4個教研室在河北省基層教學組織評估中獲評優秀等次,3個教學單位獲批“河北省優秀教學團隊”稱號,凸顯教學團隊建設的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學院教師發展中心獲批首批校級教師發展中心分中心,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優質平臺。
聚焦實戰前沿,領航科研高質量發展
智慧警務學院打造了“數據警務技術研討會”“輿論安全學術研討會”等學術品牌,廣泛吸引公安院校教授學者和實戰單位領導專家來院講學。組織教師到公安院校走訪、交流,實戰機關調研學習,與全國10余個單位建立起合作關系,吸引實戰教官來院授課,讓全體教師充分了解實戰需求,極大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加大經費投入,先后建成公安情報實驗室、網絡安全技術實驗室、網絡攻防實驗室、電子數據取證實驗室、網絡安全與執法綜合演練實驗室、數據警務技術實驗室等實驗創新平臺。學院各專業團隊師生在科研立項、論文發表、教材編寫、軟著專利等多個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目前承擔國家級課題4項、省部級課題30余項,不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位列全校前列,學生參與科研有廣度、有深度,“實戰引領,科研驅動”的理性之光更加熠熠生輝、耀眼奪目。
數據警務教研室講師雒辛芃開發的“木材加工企業票據合理性判斷工具”在河北省首屆警稅聯合實戰練兵比武中獲得第一名。該工具被河北省公安廳采納并向公安部業務局推薦,目前已在公安部相關業務平臺列裝上線,并推廣至全國公安機關使用,以高質科研成果服務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生成。
凸顯競技賦能,淬煉學生綜合素養
智慧警務學院積極打造“教學研練戰”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戰,組建學生專業社團,采用專業教師指導和校外企業技術培訓相結合、線上培訓和線下指導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提升專業能力,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各類學科競賽,獲得優異成績。舉辦全國公安院校大數據智能警務挑戰賽、全國電子數據取證技術研討會和挑戰賽、三屆“智警杯”練兵比武大賽。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1000余人次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學生實戰化能力顯著提升。學院成立以來,共計1283名畢業生進入國家機關和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工作。
學院注重在重大任務和實習實踐中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提升實戰能力,1人榮立二等功,50人次記個人三等功,在社會實踐等活動中獲校級以上獎項30余項。
創新合作機制,精準服務實戰需求
智慧警務學院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建立校局協同育人機制,與廣州市公安局、杭州市公安局、衢州市公安局、舟山市公安局、廊坊市公安局、南通市公安局、美亞柏科、360公司等10余個單位開展合作,建立實踐實習教學基地,形成常態化合作機制,在聯合偵辦案件、學術交流、專業指導、學位論文選題開題答辯、公安數據建模大賽、實習實踐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為廊坊市公安局、衢州市公安局開展2期關于網絡攻防、情報分析方面的培訓。累計選派學生600余人次參與北京國防教育宣傳、廊坊創城等活動。屈健教授帶隊本科生連續5年赴貴州省興仁市老李旗村“金盾小學”開展愛心支教活動等。
厚植政治信仰,建構警營文化生態
智慧警務學院將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日常學習訓練和一日生活中,營造富有智慧警務特色的校園文化。通過打造“一站式”學生服務社區試點,建設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文化長廊、公安英模文化長廊,開展智慧警務學院大講堂、“智警杯”運動會、主題畢業晚會、課間廣場舞等系列活動,鑄牢忠誠警魂,鍛造過硬作風,以德育人,以體育人、以文化人,促進“三全育人”“五育并舉”落地見效。
下一步工作中,智慧警務學院將以高度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警鑄劍,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的新型警務人才和拔尖創新型警務人才。牢牢把握“警大姓黨”的政治屬性,秉承特色辦學、改革強院的辦學理念,始終以公安實戰為導向,主動服務國家安全和公安工作,加快“三個高地”建設,不斷推進學院內涵式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