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民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安全治理協作意識,具備涉外法律素養,系統掌握移民活動原理、移民法律政策、移民事務管理等相關理論與知識,具備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維護移民管理秩序、防范和打擊移民管理領域違法犯罪活動的能力,能夠在公安機關、國家移民管理機構從事國籍管理、簽證管理、外國人停留居留和永久居留管理、難民管理、移民管理執法、移民管理領域國際合作及中國公民因私出入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刑法學、治安管理學、國際移民法、移民管理學、刑事偵查學、國際移民概論、移民事務國際合作、移民管理信息應用、移民事務管理。
特色優勢:學校是移民管理專業的創辦單位,1986年即開設相關專業,專業積淀深厚。專業建有“國際移民管理研究中心”、移民管理專業專修場地。現有專任教師3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5人,研究生導師9人,享受公安部部級津貼1人,獲評“全國公安系統優秀教師”1人、“河北省優秀教師”1人。近年來,專任教師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與國際移民組織、聯合國難民署等國際組織和機構交流密切,多次赴國(境)外移民管理機構交流訪問,多次參與移民管理領域立法及政策制定工作。
二、出入境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出入境管理法律政策、出入境事務管理、出入境管理信息技術等專業理論知識,具備運用法治思維和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在公安機關、國家移民管理機構從事人員出入境管理、交通運輸工具出入境管理、口岸限定區域管理、出入境證件鑒別、出入境數據采集分析、違反出入境管理案件辦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刑法學、治安管理學、出入境邊防檢查學、出入境管理執法、出入境證件鑒別、出入境管理學、移民管理信息應用、刑事偵查學。
特色優勢:學校是出入境管理專業的創辦單位,1986年即開設相關專業,專業積淀深厚,在國內高校中處于領先水平。專業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出入境邊防檢查學》,建有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邊境與出入境安全研究中心”、河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模擬邊防檢查臺、大型文件檢查儀、比對顯微鏡、筆跡量化儀等實驗實訓器材?,F有專任教師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8人,獲評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專家特別提名獎1人,獲評“全國公安系統優秀教師”1人。近年來,專任教師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多次參與移民管理領域立法及政策制定等工作。
三、邊防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邊境管理、邊防勤務、邊防群眾工作、邊防涉外事務合作的理論與知識體系,具備維護邊境地區安全穩定、促進邊境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防范和打擊邊境違法犯罪活動、處理邊境涉外事務的能力,能夠在國家移民管理機構從事邊境檢查、轄區治安管理、預防和打擊妨害國(邊)境管理違法犯罪活動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刑法學、治安管理學、邊防勤務學、邊境管理學、出入境邊防檢查學、邊防群眾工作、邊防涉外事務、移民管理學、刑事偵查學。
特色優勢:學校是邊防管理專業創辦單位,1986年即開設相關專業,專業積淀深厚。專業于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2年被確定為河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019年被評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邊境管理學》、河北省一流本科立項建設課程《國家安全學》和多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有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邊境與出入境安全研究中心”、國家安全戰略與反恐怖研究中心、河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邊境安全實驗室、邊境管控信息化實驗室等實驗實訓場地。現有專任教師4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3人。近年來,教學團隊立項和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1項。
四、警務指揮與戰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警務指揮、警務戰術知識,具備警務輔助指揮、警務戰術行動、警務實戰訓練的專業能力,能夠在公安機關、國家移民管理機構從事警務指揮、警務執法行動、警察訓練教學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刑法學、治安管理學、警務指揮、警組行動、警務訓練指導法、警務實戰演練、警察參謀業務、突發事件現場處置、刑事偵查學。
特色優勢:專業在河北省品牌特色專業和公安部重點建設專業的基礎上申建,建有價值1.2億元的警務指揮與戰術實訓室,面積1600m2,儀器設備560臺(套);建有游泳館、射擊館、體能訓練館、地鐵反恐訓練館、直升機索降場等10個訓練場地和占地300余畝的訓練基地;擁有防暴裝甲車、裝甲運兵車、特戰醫療救護車、清障車、器材保障車、特種駕駛訓練車、執勤執法指揮車、紅藍模擬對抗訓練設備、輕武器射擊仿真訓練系統、虛擬現實訓練系統等裝備器材,在反恐防暴、應急處突、特種警務行動方面教學條件優勢明顯。擁有一支精通“解放軍作戰指揮、武警特種作戰、警察指揮與戰術”的專業教師隊伍?,F有專任教師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人,駐校教官和兼職實訓教官7人,獲評“全國優秀教師”1人,獲評“全國公安系統優秀教師、河北省教學名師”等省部級優秀人才獎9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公安部部級津貼2人。近年來,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6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公開出版專著22部,發表學術論文175篇。分別在2012年第一屆、2016年第二屆全國公安院校教學技能大賽中,榮獲本科組一等獎教師2人,榮獲學生團體一等獎2次。
五、公安政治工作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公安學、政治學和公安政治工作學專業理論知識,具有運用法治思維和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在公安機關及移民管理機構從事思想政治、黨建、紀檢監察、人事管理、教育訓練、文化、宣傳、心理健康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治安管理學、政治學、公安黨建與黨務工作、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公安文化、警察職業心理維護、刑事偵查學、公安政治工作學、刑法學。
特色優勢:專業始于擁有36年辦學歷史的部隊政治工作專業,為全國首創,課程和教材體系完備,師資隊伍經驗豐富,有深厚的歷史積淀。以公安政治工作學學科點為支撐,專業建設前景廣闊,人才培養層次不斷提升。著眼人才培養需求,打造了“三會一課”實操實訓、“鐵拳鑄魂”專業綜合演練等特色品牌和實訓科目,構建了教學練戰一體化教學模式。建有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公安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校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業實訓室和5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有力支撐專業人才培養。現有專任教師4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5人,公安政治工作學研究生導師10人,兼職導師5人,公安部部級培訓教官1人,公安部心理服務專家2人,享受公安部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獎勵津貼10人,享受公安部部級津貼3人,獲評“全國公安系統優秀教師”1人,獲評省部級教學名師1人。
六、公安情報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公安情報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情報意識和情報視野,具備運用情報思維和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綜合利用人力和技術手段,在公安機關從事傳統環境和信息化環境下的情報獲取、分析研判、預測預警、輔助決策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治安管理學、大數據統計與建模、公安情報分析、情報挖掘、公安情報技術、公安人力情報、公安情報基礎、刑事偵查學、刑法學
特色優勢:2003年取得情報學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公安院校中最早開辦情報學研究生教育的院校。2011年開始招收邊防管理(情報偵查方向)專業本科生,建有國內處于領先水平的公安情報實驗室和網絡輿情研究中心。邊防情報學評為河北省重點學科,《公安邊防情報學》被評為公安部精品課程?,F有專任教師2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6人,研究生導師12人、助理導師6人,享受公安部部級津貼1人,享受公安部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獎勵津貼10人。教學團隊在情報研判技術、網絡輿情挖掘、安全風險評估等前沿領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及省部級項目40余項。
七、網絡安全與執法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犯罪偵查、電子數據取證分析和網絡安全監管的理論與知識體系,具有維護國家網絡安全、防范和打擊網絡犯罪活動等專業能力和一定的研究創新能力,能夠在公安機關網絡安全執法部門等相關領域,從事網絡安全保衛與執法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刑事偵查學、刑法學、治安管理學、網絡信息搜集與分析技術、網絡安全監管、網絡攻防技術、電子數據分析與檢驗、網絡犯罪偵查。
特色優勢:學校建有云計算中心、綜合實戰指揮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網絡安全實驗室等實驗實訓場地和設施,是財政部確定的武警部隊院校信息化建設唯一試點單位,近年來,投入信息化專項建設經費2.15億元,在信息技術、網絡空間安全等領域具有優勢?,F有專任教師2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7人。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課題、省部級科技課題9項,省級教學改革課題4項;共計出版著作、教材12部,發表專業論文50余篇,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
八、數據警務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公安信息化平臺架構與運維、警務大數據分析與預測、警務大數據管理與決策的理論和知識體系,具有良好的大數據思維,具備從海量的數據資源中挖掘內在價值,應用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對各類風險隱患的敏銳感知、精確預警,對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精準打擊,推進公安數據流、業務流、管理流融合,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偵查打擊模式,助推警務機制變革的能力,能夠在公安機關、國保、司法、移民等單位從事信息化平臺架構與運維、大數據治理、大數據分析、預測、預警和智能決策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刑法學、治安管理學、公安信息化基礎、數據警務導論A、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數據科學基礎、警務知識圖譜、社會風險建模、大數據犯罪預測技術、警務大數據決策技術、刑事偵查學。
特色優勢:該專業為公安院校首個大數據相關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師均具有大數據高級分析師等專業資質。現有專任教師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9人。先后承擔相關研究領域的國家級、省部級課題40余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余項。擁有完備的教學實驗平臺,包括大數據實驗室、機器人創新實驗室、智能計算實驗室等。研究成果和團隊實力在全國公安院校中位居前列。
九、涉外警務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通曉國際規則,具有外語應用,信息收集、分析、應用,對外溝通、協作,涉外警務執法辦案,人脈建設等能力,能夠在公安機關從事涉外案(事)件處置、國際警務執法合作,或在相關國際組織從事國際警務聯絡與協調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刑法學、刑事偵查學、治安管理學、涉外案(事)件處置、東盟國家警務執法合作、上合組織國家警務執法合作、歐美國家警務執法合作、國際組織警務執法合作、跨國犯罪防范與處置。
特色優勢:所在學院承擔公安部國際執法合作學院職能,開展全國外警培訓統籌管理和高端項目培訓,建有教育部備案的“國家海外安全利益研究中心”和校級非實體科研機構“全球安全治理與國際執法合作研究中心”。現有專任教師4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8人。享受公安部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獎勵津貼4人,獲評“公安部優秀教師”1人,被公安部聘請為公安現役部隊教師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1人,入選公安部外警培訓翻譯人才庫7人,隨維和警察、維和警察防暴隊赴南蘇丹、利比里亞、塞浦路斯等任務區執行過維和任務的8人,聘請100余名駐外使領館警務聯絡官擔任兼職教授,開發了《歐美警察學》《涉外案事件處置》等特色課程,擁有豐富的警務執法合作案例和重大跨國案件案例。
十、刑事科學技術專業(涉火案件偵查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運用法治思維和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涉火案件偵查技術,能夠在公安機關從事刑事科學技術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犯罪現場勘查、火災調查、痕跡檢驗學、火災痕跡、涉火案件物證鑒定技術、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治安管理學、刑事偵查學。
特色優勢:2021年由教育部批準增設并招生?,F有專任教師5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2人,享受公安部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獎勵津貼的4人,獲評公安部教學名師2人,具有公安部頒發的火災物證鑒定人資質14人,建有警察大學物證鑒定中心,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河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出版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統編教材20余部。近年來,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6項,省部級項目30余項,榮獲公安部科學技術二等獎、三等獎各1次,榮獲公安部教學成果三等獎、河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次,發表SCI、EI、中文核心等收錄的高水平學術論文150余篇、獲批專利10余項。
十一、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技術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技術的基礎理論與技能,緊跟專業領域前沿,具備系統的偵查思維,深厚的法律基礎,扎實的警務實戰技能,良好的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能夠在公安機關從事生態環境、食品藥品犯罪等案件偵查打擊與預防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刑法學、治安管理學、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概論、犯罪現場勘查、食品犯罪偵查技術、藥品犯罪偵查技術、環境與資源犯罪偵查技術、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綜合實訓、刑事偵查學。
特色優勢: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技術專業,是在國家加強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加強公安領域新工科建設、服務新興急需領域特殊人才需求的前提下,發揮警察大學學科專業優勢特色、服務學校轉型發展需要的基礎上,2022年由教育部批準增設的新專業。建設有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技術實驗室、食藥環快檢實訓室、刑事偵查實驗室、毒品分析檢驗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實訓室。成立有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技術科研創新團隊以及新型犯罪防控研究中心非實體研究機構。現有專任教師 4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5 人,博士 27 人,1 人獲公安部部級津貼,1 人入選省部級教學名師,11 人次獲公安部優秀專業技術干部獎勵津貼,獲24 人次獲警察大學優秀教師、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科研先進個人、科研創新突出貢獻者榮譽;10 人次獲聘擔任外交部駐外使領館安全防范事務咨詢專家、河北省公安廳信息技術應用專家、教育部學位評定中心博碩士論文評審專家、學術期刊審稿專家等。近五年,主持承擔國家級項目22 項,省部級136 項,獲國家級二等獎 1 項,公安部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4 項、三等獎 3 項,其他省部級科研獎勵 15 項。發表三大檢索論文 152 篇。
十二、警衛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警衛意識、宗旨意識、群眾意識,具有運用警衛安全思維、法治思維和學科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在公安特勤部門從事首長警衛、外賓警衛、重要會議活動警衛、防爆安檢、警衛應急、警衛訓練及警務保障等工作的拔尖創新型卓越警務人才。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刑事偵查學、治安管理學、警衛搏擊、警衛應用射擊、刑法學、警衛學概論、警衛基礎工作、防爆安全檢查、警衛勤務概論、警衛戰術學、警衛指揮學。
特色優勢:學校于1996年開辦警衛學專業,2003年開辦警衛學本科專業,2011年獲批警衛學碩士學位授權點,是國內唯一一所開辦警衛學專業本科、碩士研究生學歷教育的院校,為公安特勤部門、公安機關相關警種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人才。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人。2021年,“警衛學”本科專業被教育部評選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